【资料图】
本报讯(通讯员 马乐春 张扬 记者 赵磊)随着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全面落实,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快速恢复,但同时非法捕捞和垂钓行为也频繁发生,地点越来越隐蔽,作案工具越发多样。
当下高温酷暑时节,长江违法垂钓行为多发于夜间和凌晨。“针对夜间团伙性的坐钓问题, 我们每晚会安排5名执法人员对违法垂钓易发高发水域进行蹲守。”近日,记者跟随仪征市农业农村局禁捕退捕工作科工作人员,在长江仪征泗源沟江段夜巡。执法人员手拿电筒,沿着大江风光带,查看是否有偷捕偷钓人员。当晚未发现夜钓行为。
长江禁渔,水管重要,岸治更为关键。早在2021年初,仪征市就已经将24.7公里长江岸线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原则划分为15个网格,建立市、镇、村三级禁渔网格体系,其中市级网格员17人,镇级网格员9人,村级网格员45人。
在长江干流真州镇段,禁渔网格员丁旭忠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要对负责水域进行常态化巡查,对发现的非法捕捞、垂钓等行为及时报告、处置,如发现丝网、地笼之类,还要及时清理。
长江岸线地形复杂,多为芦苇荡和船企。为实现精准打击,仪征市在“人防”基础上,通过“技防”打造“智能化”巡查。累计投入近700万元,在长江仪征段设立40个高清探头,通江河道新建4条抬揽浮,并购置2架无人机、1艘执法艇、1艘趸船,建立了仪征市长江禁渔指挥调度中心。
“通过这些技防设施,我们能够实时监控长江边的一举一动,在发现违法行为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规范处置,有效维护禁渔秩序。”仪征市农业农村局禁捕退捕工作科科长彭园介绍。
2023年是长江禁渔“三年强基础”的关键之年,三年来,仪征累计查获违法垂钓行为700多起,办理涉渔行政处罚案件近200个,没收违规渔具800多套。
今年5月起,仪征市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2023年长江禁渔“打非断链”再攻坚百日行动,严厉查处非法捕捞、违规垂钓、销售非法渔获物等行为,铲除其生存土壤,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确保“三年强基础”各项任务顺利收官。
下一篇:最后一页
5月17日,河南省南阳市博物馆,游客在观看春秋时期的青铜壶。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河南省南阳市多家博物馆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让游客感受
一条渠,绵延千里北上,滋润人间心田。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从此,甘甜可口的长江水奔腾不息地流经1432公里,流进千
5月14日下午,在上海疫情防控一线奋战39天,总计圆满完成130万管核酸检测任务的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队员乘坐飞机回到郑州,受到来自省
近日,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公布了我国首批15个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江西庐山云海景观、安徽歙县坡山村云海景观、福建霞浦县三沙日出日落景观等
5月9日,宁西线豫陕交界处,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工务段护路员工对线路两边山体的危树进行清理整治。立夏时节,秦岭山脉云雾缭绕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