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8月15日电 题:吉林舒兰受灾乡镇恢复生产:果园开门迎客
(相关资料图)
中新网记者 苍雁 石洪宇
立秋时节,在付泽民的果园里,即将成熟的果子压弯了枝头。天气终于放晴,他带着铁锹和儿子一起巡山,遇到仍有排水不畅的水渠,两人一起动手疏通,并观察挂果的状态。
“往年这个时候,果园也开门迎客了。”65岁的付泽民边说着,边扶正一棵倾斜的果树。在舒兰市七里乡,这个占地10公顷的果园是“著名”景点——农忙时有上百名村民在这里劳动,果子的甜味儿经口口相传,最远可吸引黑龙江五常、大庆等地的游客。
眼下,付泽民和家人几经努力才让果园如常开门迎客。
8月初,舒兰市东北部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当地金马镇、开原镇和七里乡等乡镇道路损毁、民房倒塌、庄稼倒伏。当前,各地正在推动灾后重建工作。作为农业大县,村民们也努力“不误农时”。
付泽民正在查看果实的状态。 记者 石洪宇 摄
付泽民的果园里有鱼塘和农家乐。一位老客户在水患后率先“捧场”,预定了柴火炖鱼和排骨。果园里从早上就升起炊烟,铁锅炖煮的香气四散开来。这里的首个“大生意”从午餐开始,付泽民还特意给对方准备了一些果子。
付泽民和很多村民一样,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果树也有抢救的‘黄金时间’,在淤泥里太久会绝产。”他介绍,乡政府协调了大型机械帮助“泄洪”,前来支援的官兵负责清理淤泥,还打捞出一些果树。
付泽民回忆,3日中午时,大雨倾盆持续了近4个小时,至傍晚果园所在的山体出现滑坡,让其损失了近1000棵果树。“有一些损失,但很多老客户都要来捧捧生意。”
相距数公里远的珠琦村,54岁的宋迎志一直在自家的葡萄园里忙碌。他今年修建了8个棚膜,预计能产几万斤,但洪水打乱了这里的生产。
“这几天有邻居开车过来帮忙,我不知该怎么表达感谢。”宋迎志每天忙到很晚,附近村民拾掇好各自的宅院后,主动来到葡萄园“集结”——他们用剪刀剪下腐烂的藤蔓,用铁锹和车辆清运损坏的果实。“车子的油费都不让我付。”
看到一车又一车果实运走,宋迎志直言“心里不好受”。但家人平安,村民的热心肠,让其对葡萄园的未来仍有信心。截至13日,村民帮助售卖、购买未过水的葡萄,价值已有两三万元。
在这个东北县城,受洪水冲击的农业重建仍在全方位推进中。当地耕地积水面积约24.8万亩,灾情发生后,官方紧急调拨排水泵、大型轴流泵、泵车等430台(套)排水设备,深入各受灾乡镇开展排涝作业。同时,还发放小型水泵和油料给受灾农户,帮助他们尽快排空家中积水。
再有半个月,付泽民家的鸡心果就将成熟,那是他家的“王牌”产品。他希望那时的家园已经恢复如昨,游人如织。
上一篇:《中国国家地理》重磅推出全新自然教育玩具品牌——梦巴格
下一篇:最后一页
5月17日,河南省南阳市博物馆,游客在观看春秋时期的青铜壶。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河南省南阳市多家博物馆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让游客感受
一条渠,绵延千里北上,滋润人间心田。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从此,甘甜可口的长江水奔腾不息地流经1432公里,流进千
5月14日下午,在上海疫情防控一线奋战39天,总计圆满完成130万管核酸检测任务的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队员乘坐飞机回到郑州,受到来自省
近日,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公布了我国首批15个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江西庐山云海景观、安徽歙县坡山村云海景观、福建霞浦县三沙日出日落景观等
5月9日,宁西线豫陕交界处,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工务段护路员工对线路两边山体的危树进行清理整治。立夏时节,秦岭山脉云雾缭绕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