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通辽热电公司贮灰场的绿变记
季夏时节,万物丰茂。站在通辽热电公司贮灰场坝堤上丝毫感受不到灰尘的痕迹,曾经印象中灰头土脸的“不毛之地”已经蜕变成满眼青翠、水光潋滟的“生态乐园”。
这座贮灰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区主城区的东北部,临近帮统窝堡村、魏家窝堡村、大草房村等居民区,历经两次扩容,共分为四个贮灰池,总占地28万平方米。
近年来,该公司坚持贯彻落实上级生态文明建设指示精神,加大资金投入,对贮灰场进行全面加固扩容治理,重点在填满封库的三号灰格顶面搭设喷淋系统,强化抑尘效果,同步采用灰面覆土300毫米种植草木的方式,最大程度保证水土不流失。此外,该公司还多次以主题党日为载体,组织党员对三号灰格开展植树种草活动,共计播种燕麦、紫花苜蓿等草籽2000余斤,栽植山楂、李子、鸡心果等树苗2400余株,成活率可达75%以上,成功解决了暴露干灰面引起的二次扬尘问题。
经过多年培育,如今的贮灰场树绿草青,植被覆盖率已达95%以上,极大改善了周围生态环境,同时引来了天鹅、白鹭、野鸭等十余种候鸟在此栖息生活。居住在附近的村民不禁连连感慨道,“这片地变化太大了,以前光秃秃的,现在长满了青草,停满了候鸟,大风天再也没有扬尘了,还反倒成为了一处景观!”
绿意延展,风停沙止。接下来,通辽热电公司将继续推进贮灰场生态环境恢复性建设,积极建设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的生态友好型贮灰场,为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央企力量。
朱明浩 房昊
下一篇:最后一页
5月17日,河南省南阳市博物馆,游客在观看春秋时期的青铜壶。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河南省南阳市多家博物馆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让游客感受
一条渠,绵延千里北上,滋润人间心田。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从此,甘甜可口的长江水奔腾不息地流经1432公里,流进千
5月14日下午,在上海疫情防控一线奋战39天,总计圆满完成130万管核酸检测任务的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队员乘坐飞机回到郑州,受到来自省
近日,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公布了我国首批15个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江西庐山云海景观、安徽歙县坡山村云海景观、福建霞浦县三沙日出日落景观等
5月9日,宁西线豫陕交界处,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工务段护路员工对线路两边山体的危树进行清理整治。立夏时节,秦岭山脉云雾缭绕
X 关闭
X 关闭